杏彩体育品质取胜/品类齐全

入选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来“碳”城市绿心→

时间:2024-03-14 来源:蒸汽发生器系列

产品特点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23个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的统筹组织下,北京市推荐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绿心绿色供用能和碳管理、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在山西阳泉实施的低浓度瓦斯利用2个项目成功入选!

  从灰烟瘴气的化工厂到步步成景的生态绿核,如今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俨然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发展的缩影。今天,发改君带大家深入这座“有生命的地标”,了解TA的创新与实践~

  围绕城市绿心文体休闲、开放共享的功能定位,明确园区节能降碳、零碳运行的总体思路,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全环节一张“零碳”蓝图绘到底。

  紧扣能源结构特点,以智慧电网为“零碳”服务管理平台枢纽,打通“电力—能源—碳管理”链条,以电为中心建设“低碳”能源系统。

  延伸服务链条,以“外购绿电+本地清洁能源”推动能源供给侧绿色低碳变革,以“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推动能源消费侧节能降碳转型,以“生态碳汇+碳资产管理”推动碳资产全寿命管理;通过末端能源精细化管控和园区集中优化两级数字化智能管理手段,全面支撑零碳城市绿心节能降碳、零碳运行。

  依托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重点项目统筹调度推进机制,协同建立由园区政府主管部门、园区规划设计单位、园区建设施工公司、园区运营管理企业、园区能源供应企业组成的园区“低碳”政企联席工作机制。

  在工程设计阶段,外部横向协同,联合编制涵盖城市绿心业态经营、交通、建筑、能源、技术、碳管理、绿色生态、数字化手段等全领域的城市绿心“零碳”建设方案。

  在工程施工与运维保障阶段,内部纵向协同确保方案落地,外部横向协同一同推动实现城市绿心“零碳”运行。

  依据《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型电力系统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设施配置技术规范》区域标准,建设城市绿心智慧配电网,打造高可靠园区“低碳”能源系统和“零碳”服务管理平台枢纽,支撑园区“零碳”运行。

  从外部绿电引入、本地清洁能源开发两个方面发力,提升区域清洁能源供应和消费比重。

  一是提高绿电供应与消费水平,促成城市绿心园区完成年度绿电交易500万千瓦时,年减碳3020吨。

  二是采用“地源热泵+水蓄能+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的复合式方案,建设以清洁资源为主的冷热能源站,满足三大文化建筑及共享区域冬季热负荷37.79MW、夏季冷负荷42.31MW的冷热负荷、生活热水负荷需求。

  以“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为先导理念,在城市绿心园区全方面执行公共建筑绿建三星标准,从消费侧根本上节能、提效、降碳。

  针对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筑分别建设公共建筑智慧能源管控CPS系统,实现对建筑水、电、气、热供应管网分层分级“四表集抄”改造,以及暖通、给排水、电气、照明、电梯等机电设施的监控管理及用能优化,同时挖掘建筑楼宇暖通、照明等负荷柔性调控能力,参与电网供需互动。

  从城市绿心公共交通、内部专用等车辆电气化替代以及充电服务保障两方面,推进园区各类车辆全面电气化——

  电气化替代方面,运用电动摆渡车、观光车、小型货运车接驳运送各类人员及物资,全面配备电动清洁车、电动垃圾转运车、电动巡逻车。

  充电服务保障方面,优化配置电动汽车充电桩、电瓶车充电桩、专用车辆充电桩等。

  在三大文化建筑规划设计规划阶段,创新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通过场地无障碍设计、地下空间共享、合理设置停车场所与公共服务设施,保护绿色生态空间;

  合理选择绿化方式及绿化植物,拓展城市绿心绿色ECO,在园区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总绿化面积7.39平方公里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实现年度生态碳汇5028吨。

  打造城市绿心园区级碳资产管理服务平台,开展园区电转碳计量、监测、认证、减排等全周期管理,直观掌握碳排放数据并可视化呈现,形成园区电碳一张图。

  针对园区末端用能用户、冷热能源供应以及能源电力供应企业,分别建设建筑智慧能源管控CPS系统、能源站综合管理系统和配电室智慧运维系统,开展能源供应和消费精细化管控。

  聚焦园区整体能源安全、能效管理方面的需求,建设部署北京城市副中心智慧能源管理系统(CIEMS)城市绿心用户服务模块,打造城市绿心的“绿色大脑”,开展能源数据价值挖掘,服务能源用户的节能降碳和高效运营。

  下一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将积极努力配合国家能源局开展组织交流研讨、建立跟踪与评估机制、做好宣传推广等各项工作,积极传递成功经验和良好实践,充分调动各方推进能源转型积极性,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加大能源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为首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技术创新应用提供良好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