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彩体育品质取胜/品类齐全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xc杏彩体育

山峰屹立(续)

时间:2023-11-03 来源:xc杏彩体育

  ,成为循环经济在太钢的端倪。此后,双良精神便在太钢深深扎了根,开始蔓延,开花。

  他的家人,首当其冲。之前说过,早在1983年,李双良决定治理渣山时,就是儿子跟他一趟趟进行实地勘察。李双良大胆要下的一个“治渣权”中,包含着家人的支持与力挺。

  走进双良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任董事长的李虎森走出来。李虎森是李双良的儿子,接手这个水泥厂时的情景依然清晰:水泥厂的前身是太钢东山矿一个车间,当年由于连续亏损面临被取消的境地。就在这样一个时间段,李双良在北京发现了一项新技术,这是中国京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刚刚研发出的“用钢铁废渣代替原生资源”的全新技术。一向胆大果断的李双良没有犹豫,将此项技术买回来。儿子理解父亲的苦心,将这个水泥车间接手。水泥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一般是矿山材料,有了这项新技术,他们生产水泥的原料就换成炼钢后剩下的钢渣铁渣。事实上,这不仅成了处理工业废渣的又一渠道,还让这个濒临倒闭的车间起死回生,晋升为东山水泥厂。

  随着太钢的改制,东山水泥厂从太钢分离。李虎森干脆将名字改为“双良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这不仅是用了父亲的名字,更重要的是取“质量及服务”双优良之意。李虎森说,用钢渣做水泥,是中国第一个在世界上提出的专利技术,而父亲又是首个将这项技术买回太钢的。那时候,他们有一台从德国引进的立磨,专门用来消化太钢炼铁排出的废渣,磨细后掺合到水泥里代替原生资源。每年使用钢渣近20万吨,铁渣40多万吨,代替了大约60多万吨矿山材料。

  这里有两条钢渣处理线,一条是普通钢渣处理线,叫钢渣余热自解热闷处理线;另一条是不锈钢渣处理线。两条生产线的国内首家使用企业都是太钢。不锈钢生产线可用干法处理工艺把钢渣里面所含的镍和铬完全回收,用剩下的尾渣做化肥。两条生产线齐头并进,让渣场变得越发优美。

  也不得不铺开。尽管渣山搬走了,但直到2001年,太原市环境质量报告书中依然有这样的记载:太原市工业废水排放,太钢居首位;工业固体废弃物,太钢排第二;工业废气排放,太钢列第三。

  第一,第二,第三!太钢在山西,无论经济效益还是精神,一直首当其冲,但不要这样的领先。

  钢铁企业太钢,依然承担着太原市环保治理的重任。因为冶炼工艺固有的一些装备,使得太钢的环保治理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太钢人意识到,要想彻底改变环保工作局面,必须下决心对钢铁冶炼全流程基础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做好产业升级规划。

  2004年9月,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拉开序幕。加紧生产线建设的同时,还先后投资近40亿元上马环境治理与节能工程。两年后,太钢一跃成为全世界不锈钢老大,形成了年产300万吨不锈钢的生产能力。新的产能面前,太钢人没有一味追求产量与经济效益,依然把环保作为头顶大事来抓。一项又一项新技术,被他们用在产品结构调整、升级装备水平,以及淘汰落后产能项目中。

  当然,受益最多的,感受最深的,还是太钢人。钢屑满地,尘土飞扬的车间,逐渐像不锈钢一样闪亮起来。一些老工人站在光洁的厂房内,车间里,常常有恍若隔世的感觉。曾经火红的四溅的钢花,常常烫伤过路职工衣服皮肤的现象,没有了;曾经一经过就蒙上一头一身粉尘的日子,渐渐走远了。

  2007年8月15日,一批人带着深深的情感,挥手作别在这个企业服役达55年之久的六座20吨电炉,迎进一座日本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90吨超高功率电炉。新的电炉上岗后,所服务的第三炼钢厂吨钢能耗立即降低29.3千克标煤,吨钢排尘降低0.15千克,每年减少排尘量57.5吨,减少岗位粉尘950吨。同年9月7日,炼铁厂两座330立方米小高炉也正式退出太钢这座舞台。

  那几年,太钢大手笔投入三十多个亿,一批耗能高、污染重的110多万吨落后产能轰隆隆下岗,另一批冶炼废水净化处理、焦炉除尘、发电锅炉除尘等三十多项重点环保项目携手登场。

  那些年,太钢人就这样,一批批辞着旧,迎着新。然而,那种心情是复杂的。尽管是冰冷的设备,但经过人的一天天抚摸,年轮上便镀上柔软的情感。职工们一边欢呼,一边不舍。许多老工人在亲手拆下一个个熟悉的部件时,泪眼朦胧。这些任劳任怨劳作多年的伙伴,完成了各自辉煌的使命,暗淡退场。每每听说那种场面,总是让我想起卖掉的第一辆摩托车。当时看着它被陌生的人骑走,竟泪如雨下。

  2002年,一个崭新的部门——太钢能源环保部悄然出现在太钢职能部门的机构名单中。这个专业管理部门的设立,就是要对能源环保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科学管理。这一年,太钢率先在国内钢铁行业引入膜法水处理技术,这是太钢水处理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一次提升。该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反渗透水处理技术,能形成优水优用、劣水劣用、污水废水回用的节水模式。2006年,随着太钢新建150万吨不锈钢工程的竣工投产,水的需求量慢慢的变大,高品质的除盐水需求越来越精细,再加上之前废水回用系统的成功运营,让太钢人脑洞大开,随即将目光瞄准城市污水。新的技术上的支持下,太钢每天可帮市政回收利用回5万吨城市污水,再经过深度处理,又能为太钢“捞出”3.3万吨干净水供生产使用。太钢供水厂内,纵横交叉的管道内,静静流淌着一条条水的秘密,以及钢铁与城市交融的故事。

  “十五”期间,太钢先后淘汰了冶炼能力80万吨/年、轧钢能力100万吨/年的高耗能、高污染的设备。2006年之后,又接连淘汰了三座4.3米焦炉。两座国际最先进的节能环保型7.63米焦炉立足太钢后,因其先进的干熄焦等技术,完美实现了人站在下面“闻不见、看不见、听不见”的环保目标。

  国首届最具社会责任感企业。这是2006年12月24日,落在太钢头上的又一项新荣耀。颁奖辞呈现的空间无限,透着人性与自然之美:“他们是中国最大、排名世界前列的不锈钢生产基地,他们认真识别和化解企业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能源和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人身伤害、职业病伤害的风险,按照循环经济的思路降耗、减污、大力治污,将昔日的渣场改变成花园……”

  时任太钢董事长李晓波说,太钢就是要成为冶金行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的示范企业,不仅定位到中国钢铁行业,与欧洲及日本钢厂相比都会领先。

  2008年,太原二级以上天气达到302天,实现了大气环境保护的历史性突破,其间,渗透着强劲的太钢力量。

  太钢的目的,不仅是建一座渣山花园;太钢的目标,是把整个钢城变为花园;太钢的追求,是助力太原市实现更多的碧水蓝天。

  不管企业如何飞跃,太钢始终坚守双良精神,那就是珍惜资源,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是要走一条内陆型钢厂与中心城市和谐发展的新路子。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太钢加大了环保投资力度,累计投入82亿元,实施了87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项目,吨钢综合能耗下降了21.2%,吨钢耗新水下降了73.4%,吨钢化学需氧量下降了92.6%,吨钢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了94.3%;吨钢烟粉尘排放降了75.6%,指标水平居行业前列。

  太钢的厂区,每个单位向公众敞开了;构建了公路、铁路、能源介质管网三个绿色廊道,乔、灌、花、草整齐列队太钢厂区各条大道。我的相册中,至今保留着一组照片,那是一个春天,我向事人奔跑在杏花、梨花中,陶醉在迎春花,紫丁香前。常常被人问:是哪里的花园?总是骄傲却装作不经心地回一句:太钢,厂区。

  2010年7月份,太钢带着美丽而骄傲的笑容打开大门,开门纳客。听到消息的人们纷纷涌向这座76岁的钢铁巨子。人们惊讶无比,这个被煤、焦、铁、烟包围的“粗糙汉子”的面孔,竟是这般清秀儒雅;一个在人们印象里震耳欲聋的钢铁工厂,竟然可以无烟,无味,无声。

  李双良老人时时站在渣场高处,看进入太钢的人流;更时时被一拨拨游人围绕,回味渣山的当初。不知他有没想到过,有一天,太钢会成为太原市工业旅游示范点?但老人在治理渣山时一定设想过,太钢要向“绿色工厂”挺进。

  是的,产品绿了,一批尖端产品纷纷登上神舟系列飞船、东风系列火箭,“太钢牌”不锈钢以绝对的“绿色优势”占领了国内不锈钢市场近半壁江山;高效节能型绿色产品占到全公司钢材总量的70%以上。废物绿了,太钢用粉煤灰制作的新型墙体砖上了世博山西馆外墙,名气大振;炼钢用过的水经回收处理,达到饮用标准;建起钢渣处理线,形成高炉渣、电炉钢渣、不锈钢渣等含铁原料和贵金属回收及尾渣制作水泥等建材的完整产业循环链。

  李双良治理渣山20多年后,再次入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候选名单,当选“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时代领跑者”。

  那一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面对依旧接踵而来的荣誉,李双良感恩依旧:“现在虽然不能和大家一道出力流汗了,但仍要尽自己所能,努力为太钢、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也欣慰见证,2010年,太钢捧回了真正的绿色大奖——“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2011年以后的五年,太钢的环保大旗更加招展,定位的目标是,以“建成集钢铁产品制造、生产的全部过程能源转换及回收利用、社会废弃物消纳处理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绿色钢厂,实现与城市的和谐共生,成为冶金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 先后成功实施烧结主抽风机变频改造、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高炉热风炉富氧燃烧、高炉双预热、转炉煤气供发电锅炉、电炉余热回收、不锈冷轧热线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改造等一批节能环保项目,建立起全流程节能减排模式,逐渐完备气态、液态、固态废弃物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治理废气、废水、废渣污染;通过处理城市污水、供给城市热力等,加强完善社会大循环体系,与城市共融共生,成为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部分,五年累计完成节能量15.09万吨标煤,再一次在了省市下达的节能目标中拨得头筹。

  2012年11月12日,太钢花园国际大酒店国宾厅高朋满座,嘉宾云集。主席台上,李双良老人穿着红彤彤的中式服装,携着同样红彤彤的老伴,以一贯满含幸福的笑容面全场。

  那一天,在座地宾朋有原省人大副主任李玉明、孟立正、孙祥炎、李玉璋,原省政协副主席吴慧琴,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叶相周,省总工会副主席王兴旺,省体育局局长苏亚君,太原市慈善总会会长袁高锁,太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冯晋生,太原市政协副主席张文旺,全国劳模申纪兰,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大校长徐德龙,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副校长徐宗本,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王悦,公司老领导黄墨滨、商钧、宋书信、吴晓程,公司领导李晓波、杨海贵、高祥明、刘复兴、王新平、王继光,以及太原市有关部门及忻州市忻府区有关领导。

  公司领导在致辞中说,90载光辉岁月中,李双良获誉无数,功名远扬。举世瞩目的光辉业绩,为太钢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实现“身居闹市,一尘不染”的生态文明工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李双良的治渣壮举孕育了太钢企业文化的灵魂——李双良精神。如今,李双良精神已深深根植于全体太钢职工的心底,激励着一代代太钢人拼搏进取,追求卓越。

  追求卓越的号角,响彻在太钢的角角落落。进入2016年,太钢把目光投向煤气燃气,制定了“最大限度利用自产煤气,做到煤气全部回收、不放散,减少峰谷波动,减少城市煤气和天然气引进”的原则,并迅速按此展开燃气系统优化配置工作。很快,不锈冷线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项目,以及冷轧酸再生焦炉煤气置换天然气项目落成。

  2016年10月21日,《中国冶金报》刊发了一条近乎爆炸式新闻:《8年攒出7个西湖——太钢全面改善环境质量、与城市共融发展纪实》,全面报道了太钢自中水回用处理工程投产以来,吨钢新水消耗从3.27吨下降到2.34吨。8年时间共节约新水9546万吨,相当于近7个西湖的蓄水量。相信,西湖在国人眼里是神圣的,像海一样望不到边际。可是,7个西湖有多大?想起当初想象渣山的体积,1000万立方米已足够惊人,而一个西湖的蓄水量,就有1400万立方米。只能叹一声,太钢力量啊!2017年3月,《太原日报》又爆出一条消息,《太钢超低排放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说的是太钢2台300兆瓦发电机组于2015年进行了超低排放改造后,在原环保工艺系统的基础上,将原来电除尘器电源系统的常规高压电源改成高频电源和脉冲电源,提高了除尘效率,使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排放指标全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水平,常常与太钢两个字并肩现身。

  还有,行业首例。2017年春天,经过恒山路的市民发现了一个新景观,3座高大的银白色圆弧形建筑闪耀在北城上空,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

  一问才知,这是太钢原料场实施环保改造封闭工程后的实景。这项工程投资超过1亿元,是山西省和太原市的重点环保工程,是国内首个不锈钢圆弧形大跨度料棚。其实早在2006年,太钢就率先建成了周长达3公里的不锈钢挡风抑尘网,对场内易扬尘的粉矿、块矿、球团、烧结矿以及除尘灰等大宗原料进行扬尘遮挡,抑尘率为75%以上。然而随着环保要求升级,省市对太钢露天原料场提出新要求,当然这也是太钢人不息的追求。他们都以为,只有实施原料场整体封闭,才能彻底提升公司环保等级。于是11年之后,这一大跨度单边起拱的工程不仅在山西钢结构安装史上填补了空白,实现了具有太钢特色的“山西第一跨”,而且粉尘排放量累计减少到96.75%,在节能减排上再一次绽放出太钢速度与高度。

  2018年,太钢又传来消息,那就是投资2.4亿元启动实施了工业废水源头分质处理和综合深度处理减排项目。经此项目处理后的水质在行业内将率先达到特别排放限值水平。

  又是一个率先。太钢,又一次为构建良好的水ECO做出其身为不锈钢老大的贡献。

  太钢人,始终踩着双良步伐,以一种极其自律的精神,践行着循环经济的理念。“烟熏火燎”的钢铁工厂,与渣山一样早已成为历史。蓝天碧水下,太钢正以昂扬的身姿,绿色的妆容,不遮不掩,素颜向世人展示。

  没错,“紧邻太钢,环境优美”慢慢的变成了今天太原市房地产开发商吸引人的广告词。如今的太原市城北,慢慢的变成了房地产开发商手中的黄金宝地,立起广厦千万间。

  96岁的李双良老人走了,渣山远了,一座山峰却高高屹立在原地。渣场上空的阳光,依然如期透过林立的广厦,洒在他的铜像上,每一天都熠熠生辉。(全文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